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全球沙丘地识别提取
编号:64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12:54 浏览:116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9: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3]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3、专题11.4(19日上午,204)

暂无文件

摘要
沙丘地是沙漠景观的主要覆盖类型,在全球分布广泛。准确识别提取沙丘地的类型与范围有助于掌握其时空分布格局,为土地沙化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估提供重要数据支撑。然而,在全球尺度上,沙丘地的显著时空异质性导致其识别提取难度巨大,全球沙丘地制图产品仍然缺乏。为此,本文提出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全球沙丘地自动识别方法,研制了2017年全球30米沙丘地制图产品(GSDS30)。实验表明,分类总体精度达88.73%,其中流动沙丘地的生产者精度与用户精度分别为88.16%与95.55%,半固定/固定沙丘地为77.08%与86.67%。2017年全球沙丘地面积约为1043.40万平方千米,约1450万人居住在沙丘地范围中,其中94.95%居住在半固定/固定沙丘地范围,仅少数(5.05%)在流动沙丘地范围内生活。
关键词
沙丘地,GSDS30,30米,多源遥感数据,全球土地覆盖
报告人
郑智嘉
副教授 福州大学

稿件作者
郑智嘉 福州大学
余劲松弟 福州大学
张修远 北京大学
杜世宏 北京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