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川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思考
编号:59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12:45 浏览:111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1:23(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7]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6、专题11.7(20日上午,B2鹭江厅VIP3)

暂无文件

摘要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深化和发展,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的创新,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关于其治理思路和建设措施已有众多研究和实践,本文基于文献调研,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为探索皇甫川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皇甫川为例,对其提出建设思路。结果表明:1)皇甫川小流域根据国家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建设思路,符合其环境改善的需求;2)通过封育保护、水土保持林、淤地坝、植物过滤带、生态护岸、村庄绿化美化等措施形成综合治理体系;3)建设措施与乡村振兴紧密联系,实现控制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因此,在皇甫川小流域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有助于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流域内自然条件和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概述;皇甫川小流域;分区布局
报告人
王佳荣
硕士研究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刘静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王佳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