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沙机制研究
编号:54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06:25 浏览:89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3:57(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6]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12、专题11.17(19日下午,212)

暂无文件

摘要
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亟需探索新型高效固沙途径。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是由微生物代谢形成碳酸钙的矿化作用,具有良好的固沙效果。然而,荒漠环境恶劣,如何利用本土微生物稳定高效固沙仍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室内控制和风洞模拟等研究方法,筛选荒漠地区高效诱导菌种并阐明其固沙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1)筛选本土菌株Sporosarcina pasteurii BL4生长稳定、活性强、酶活性高,具有高效诱导能力;(2)室内应用MICP风蚀量减少56.93%~99.95%,野外应用可减少51.93%;(3)室内应用MICP直接改变风蚀可蚀性因子,野外则通过生化过程影响物理性质从而减少风蚀,固沙机制由简单直接向复杂稳定变化。本研究探索稳定可持续的微生物固沙途径,以期为荒漠地区防沙治沙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沙机制,荒漠,微生物固沙途径
报告人
曹红雨
博士研究生 北京林业大学

稿件作者
曹红雨 北京林业大学
高广磊 北京林业大学
饶良懿 北京林业大学
丁国栋 北京林业大学
张英 北京林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