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风蚀坑形成对土壤颗粒特征和碳组分的影响
编号:54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06:24 浏览:91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风蚀是影响干旱和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重要非生物因素。然而,风蚀坑形成,作为沙质草地中典型的风蚀地貌,对土壤颗粒特征和碳组分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阐明。本研究侧重于锡林郭勒沙质草地中稳定的风蚀坑,调查了从风蚀坑不同部位和土层收集的样品。未受影响的区域(UA)被用作对照,以检验风蚀坑形成对土壤颗粒特征和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风蚀坑形成导致土壤颗粒变粗和贫化。与UA相比,风蚀区域的粘粒含量显著减少。此外,风蚀坑形成显著降低了各个部分和土层的碳组成。这些变化与土壤属性和植被属性的改变密切相关,表明它们在调节碳动态方面相互依存。此外,研究揭示了土壤碳组分与颗粒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KG有效地反映了土壤碳含量的变化。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土壤碳分数与各种参数之间的复杂关联。这些分数与粘粒和细粒含量、土壤养分和植被生物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H和容重呈负相关。这凸显了土壤组成对碳封存的微妙影响。风蚀坑的形成导致土壤退化,最终导致细颗粒含量减少和有机碳流失。土壤碳组分、颗粒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突显了风蚀坑形成引发的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复杂性。
关键词
沙质草原风蚀坑,土壤粒度特征,土壤有机碳及组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