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产流产沙过程及养分运移特征研究
编号:53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06:24 浏览:82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荒漠草原降雨强度大且集中性强,水力侵蚀危害严重,明确荒漠草原区产流产沙过程及养分运移规律对该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处理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不同。天然草地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减流率与减沙率分别为11.37%和49.67%。(2)产流产沙过程会改变地表土壤物质组成、造成地表土壤粗粒化和土壤养分流失。降雨后砂粒含量增加了5.97%~15.71%,土壤速效N、P及有机质分别减少了33.49%、40.84%和27.08%。(3)坡面产流产沙量与坡度和降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降雨强度0.6~2.0mm/L时,产沙量增长速度加快的拐点会出现在坡度为15°~20°之间。研究结果为揭示降雨强度和坡度对荒漠草原区产流产沙过程提供参考,为荒漠草原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