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对人工生物结皮构建的促进作用
编号:53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05:01 浏览:803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1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暂无文件

摘要
建立生物土壤结皮能改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观点已形成共识。然而,用传统方法构建的人工生物结皮无法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的缺水条件。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提高人工生物结皮在干旱环境下的适应性。高岭土是一种常见的粘土矿物,天然的细粒径不仅有利于水分的保持,也有利于藻丝的缠绕和生长。本研究将高岭土与Microcleus steenstruppi进行共接种,施加干旱胁迫并培育86天。实验结果表明:高岭土的添加对促进生物结皮的发育有显著作用。当藻与高岭土的干重比为1:500时,其生物结皮的覆盖率为98%,表层厚度为5.62mm,叶绿素a、胞外多糖和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接种效果最佳。此外,由其保水性能,接触角、水滴渗透时间(WDPT)和排斥指数(RI)的测试结果表明,高岭土明显延缓了生物结皮的渗水率,增加了其表面有效水分停留时间。接种第86天后,黏土基生物结皮中还出现了放线菌、酸杆菌等一系列常见细菌,说明高岭土的添加增加了生物结皮的丰度和多样性。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构建人工生物结皮的方法,将对干旱半干旱区的修复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
黏土;生物结皮;干旱半干旱区;微生物群落
报告人
夏令
副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夏令 武汉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