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大风事件对新月形沙丘移动的贡献率
编号:521 访问权限:公开 更新:2024-04-10 21:58:44 浏览:89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5: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1、专题11.2(18日下午,204)

暂无文件

摘要
风是塑造风沙地貌的主要营力。量化大风对沙丘的塑造规律是风沙科学研究的难点。本研究通过高采样频率风数据和高分辨率地形的野外测量,分析了不同等级短时大风事件下的风沙运动规律,结合台特玛湖干涸湖底上新月形沙丘的快速移动,首次报道了不同等级短时大风对沙丘移动的贡献率。基于输沙量与新月形沙丘移动距离的线性关系,我们发现,短时大风产生的输沙量与监测时段内总输沙量之比等于该时段大风驱动的沙丘移动距离与总距离之比。对全球三个典型新月形沙海的分析也证实了该关系。本研究打破了以往报道的基于平均风速的沙丘移动速率,强调短时大风对沙丘塑造演化的重要贡献,提出将大风作为防沙工程设计标准之一以提升风沙灾害防治效益。
关键词
大风事件,新月形沙丘,移动距离,贡献率
报告人
任宏晶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任宏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高鑫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赵永成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雷加强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