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沿线植物沙障对风沙流场的影响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编号:511 访问权限:公开 更新:2024-04-10 21:58:40 浏览:90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4: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1、专题11.2(18日下午,204)

暂无文件

摘要
风沙危害一直是困扰沙区道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植物防沙是防止沙粒掩埋轨道的一种经济、环保且长久的措施。沙生乔灌木是道路沿线植物防沙的优势植物种。乔灌木植株在风沙流作用下发生摆动,而摆动的枝条又会影响风沙流的运动。本项目通过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开展了乔灌木植株结构特征与风沙流场的互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灌木的防沙效应区约为其本身的1.3倍,单株乔木的防沙效应区约为1.08倍,枝干、冠幅及高度是影响防沙效应区的主要因素;多排灌木固沙效应优于乔木,而多排乔木阻沙效益优于灌木,乔灌木组合结构可发挥更优的防沙效益。风速增大,单枝条挠度增大,对风沙流反馈作用减弱,相较刚性枝条减幅约为23%,但多排枝条的减幅约为17%。
 
关键词
乔灌木 沙障 防沙 铁路
报告人
辛国伟
副教授 兰州交通大学

稿件作者
辛国伟 兰州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