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簇时空演变特征及定量归因
编号:473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23 09:21:24 浏览:1167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0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8] 主题8、人文地理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暂无文件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簇是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组合,表征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功能。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定量归因,可基于主导功能实施分区管理策略、对高效配置环境资源、促进土地多功能性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多种生态系统服务间交互作用时空分异及其自然环境—社会驱动力有待厘清的现状,本研究以西南典型喀斯特县域普定县为研究区,采用InVEST模型等对碳储量、生境质量、净初级生产力、土壤保持、水源涵养5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测算,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协同关系,借助自组织网络方法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进一步分析多种生态系统服务间交互作用的时空分异特征,并运用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探究其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五种生态系统服务在30余年内总体为上升趋势,但中南部的耕地和建设用地区域生境质量有明显恶化迹象;(2)碳储量与生境质量存在极显著的协同关系,相关系数为0.639,而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之间的相关性微弱,相关关系最低时仅为0.01。(3)1989—2020年研究区碳储量与生境质量保育簇较稳定,水源涵养、净初级生产力簇之间有明显的轨迹变化,水土保持簇与水源涵养簇之间的变化具有相对性。(4)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岩性因子是普定县各生态系统服务簇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探寻空间分异及其交互关系,可为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簇,权衡/协同关系,定量归因,地理探测器,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
报告人
李静静
博士研究生 贵州财经大学

稿件作者
李静静 贵州财经大学
冯应斌 贵州财经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