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非粮化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基于地块数据的分析
编号:472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23 09:18:37 浏览:989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摘要:耕地是山区宝贵的土地资源,随着山区耕地边际化发展,耕地非粮化现象趋于显著,亟需明晰耕地非粮化的分布特征和关键影响因素。本文以乐昌市为例,利用空间分析方法与计量模型综合揭示山区耕地非粮化的分布特征与聚集模式,并进一步厘清耕地非粮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相较于水田,旱地和水浇地更容易发生耕地非粮化,同时坡耕地的耕地非粮化风险要显著大于梯田和平地。(2)耕地非粮化具有明显的地形和区位特征,随着地形环境与区位条件的变化,耕地非粮化会相应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3)乐昌市全域的耕地非粮化呈现出“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耕地非粮化现象存在显著的聚集性,但粮食种植现象的聚集程度更强。(4)地块是否发生耕地非粮化受到投入、产出等相关因素影响,其中高程、耕地质量、地块连片度与地块形状指数属于耕地非粮化的负向驱动力,耕作高差、距最近道路距离、坡度和降雨量将会对耕地非粮化产生正向的影响。为逆转耕地非粮化趋势,应重视耕地的配套设施完善,促进机械化生产,同时加强耕地资源的系统化利用与管控。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地块尺度,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山区
稿件作者
吴钊骏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李升发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