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改性零价铁生物炭复合材料长期修复受六价铬污染的土壤研究
编号:464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5:18:45 浏览:864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0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8]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暂无文件

摘要
六价铬(Cr(VI))会污染土壤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本研究制备了球磨零价铁生物炭复合材料(BM-ZVI/BC),并将其用于修复受六价铬人工污染的土壤。结果表明,BM-ZVI/BC对土壤中的六价铬具有良好的还原和固定效果,能在短时间内(5 天)将六价铬含量降至3.0 mg kg-1以下,与未经过球磨的材料相比,修复效果更加稳定。施用BM-ZVI/BC增加了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为细菌生长创造了有利环境。因此,细菌群落表现出更高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投加BM-ZVI/BC后可以发现土壤中部分还原菌的相对丰度增大,有助于更好地还原和固定土壤中的铬。BM-ZVI/BC可以将土壤中不稳定的弱酸可提取铬转化为更稳定的可氧化和残渣态。土壤中的六价铬最终被固定为含铬矿物,从而降低了流动性和生物可及性。对于使用BM-ZVI/BC进行修复的土壤,在模拟酸雨浸出实验中,浸出液中的铬浓度始终保持在50 μg L-1以下。此外,即使在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等极端环境条件下,使用BM-ZVI/BC进行修复的土壤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铬污染土壤;球磨;零价铁生物炭复合材料;细菌群落;抗环境干扰
报告人
郭鹏菲
硕士研究生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稿件作者
郭鹏菲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