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胶体影响下典型锕系元素的迁移行为及微观机制
编号:463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5:01:55 浏览:99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8: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8]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S18-4]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专题18.8、专题18.4、专题18.7(20日上午,B2鹭江厅VIP2)

暂无文件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核能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和处置是核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开展处置库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行为研究,可为处置库的安全评价和核环境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高庙子膨润土被选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缓冲回填材料,回填的膨润土块体被地下水浸蚀后会形成膨润土胶体。胶体的稳定性与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物的迁移行为息息相关,分散在水中的胶体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迁移能力可使原本移动性较弱的组分通过可移动的胶体加速移动,导致放射性污染物的归趋发生变化,从而对环境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Eu(III)通常作为Am(III)等三价锕系离子的化学类似物,本工作采用柱迁移实验研究了腐殖酸和微生物等环境胶体存在下Eu(III)、U(VI)等的迁移行为及影响机制,重点讨论了膨润土胶体及生物型胶体和Eu(III)、U(VI)共迁移行为以及EuPO4真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旨在进一步认识真实环境胶体影响下典型锕系元素的迁移行为,揭示其微观机制,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及核环境安全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环境胶体,核素迁移,微观机制,锕系元素
报告人
徐真
副教授 兰州大学

稿件作者
徐真 兰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