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入侵对滨海盐沼湿地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研究
编号:459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4:59:01 浏览:90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1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8]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S18-4]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专题18.8、专题18.4、专题18.7(20日上午,B2鹭江厅VIP2)

暂无文件

摘要
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植物入侵越来越普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包括地下微生物组)构成了重大威胁。土壤原生生物在形成微生物组和影响养分循环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与植物群落的组成密切相关,因此很可能受到植物入侵的影响。然而,我们目前对外来植物入侵与土壤原生动物之间的联系缺乏基本的了解。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我们利用DNA编码序列技术研究了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对河口三角洲--黄河口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和功能群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在互花米草入侵后发生了重大的结构调整。土壤消费型原生生物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增加,并与细菌丰度相关,而其他功能类群的原生生物的多样性受影响较小。原生生物、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共现性模式随着入侵历史的变化而变化,这表明土壤微生物内部存在着复杂的、随时间波动的相互作用。在整个入侵时间梯度上,随机过程主要塑造了土壤原生生物群落,但基于生态位的过程对土壤消费型原生生物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土壤原生生物;植物入侵;滨海盐沼;群落构建过程
报告人
张光亮
副研究员 北京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张光亮 北京师范大学
白军红 北京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