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遗传学技术研究阿米巴-细菌互作及共生机制
编号:459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4:59:00 浏览:96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2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8]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S18-4]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专题18.8、专题18.4、专题18.7(20日上午,B2鹭江厅VIP2)

暂无文件

摘要
阿米巴(Amoebae)是原生动物的主要类群,在陆生生态系统调控微生物群落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二信使环核苷酸是调控阿米巴生长发育及细菌群体效应的关键分子。本人前期验证了多种视紫红质蛋白酶具有调控第二信使的功能(Tian et al. 2018)。另外,昼夜节律影响宿主-细菌互作暗示光照是重要的调控因素。课题组建立了阿米巴与伯克氏菌的共生体系(Shu et al. 2018),发现两种光调控共生类型:光照可提高阿米巴QS9凝集素水平,进而增加其与伯克氏菌B1QS70的互作共生(共生类型I);光照通过抑制伯克氏菌B2QS11的生长,从而降低其对阿米巴的侵染和共生能力(共生类型II)。因此,光遗传学技术及昼夜节律调节分别从第二信使水平和阿米巴代谢及细菌侵染水平解析宿主-细菌互作机制。
 
关键词
原生生物,光遗传学,阿米巴-细菌互作
报告人
田跃辉
副教授 广州大学

稿件作者
田跃辉 广州大学
舒龙飞 中山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