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视域下的补充耕地潜力影响因子诊断与重点区域识别——以安徽省利辛县为例
编号:458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4:57:51 浏览:100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研究目的: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标注的“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地类为数据源,探究恢复属性地类恢复潜力的影响因子及重点区域。研究方法:景观格局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和地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利辛县恢复属性地类破碎度高,主要分布在高速公路沿线及北部毗邻区;即可恢复地类在总规模、集中连片度方面优于工程恢复。(2)农业生产适宜性、生态技术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是耕地恢复潜能的判定依据,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的上述权重分别为0.7306、0.1884、0.0810和0.0719、0.6491、0.2790。研究结论:(1)平原地区的恢复属性地类分布受交通路网、河流和生态园地影响较大;即可恢复地类在识别潜力重点区域中起主导作用。(2)提出的基于恢复视角的补充耕地潜力分析框架能较精准的识别影响因子和重点区域,为区域耕地管控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耕地恢复;恢复属性地类;潜力分区;影响因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