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eta分析探究东北黑土区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以深耕技术为例
编号:457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4:57:48 浏览:90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53(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3min

所在会场:[S18]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S18-2]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专题18.2、专题18.5、专题18.3(19日上午,4F观海厅2)

暂无文件

摘要
当前黑土地的耕层变薄、障碍层次明显、肥力下降等问题逐渐显现,以秸秆还田、免耕、深耕、深松等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应运而生。为防治黑土退化,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本研究基于东北黑土区已发表的47篇文献289组研究数据,利用Meta分析明确对作物产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深耕深度以及搭配方式,并通过RDA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探究黑土地深耕处理对作物产量影响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耕深度达到35cm时,东北黑土区作物增产效果明显(5.22%),深耕与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共同搭配时,作物增产效果同样显著(7.96%);RDA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深耕产量效果受有机碳、全氮、全磷、pH和容重影响最大,深耕通过对土壤性状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对作物产量发生正向、负向效应。研究结果可为深耕耕作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为东北黑土区作物增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Meta分析;深耕技术;作物产量;土壤性状
报告人
管德阳
博士研究生 沈阳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管德阳 沈阳农业大学
边振兴 沈阳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