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对尾矿库土壤-地下水微生物群落胁迫途径及微生物响应机制研究
编号:454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4:56:19 浏览:89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3: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8]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S18-1]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专题18.1、专题18.12(18日下午,B2鹭江厅VIP2)

暂无文件

摘要
钒是含钒尾矿库主要污染物之一。钒胁迫会引起微生物群落的显著变化,对微生物细胞产生氧化损伤。本研究通过对含钒尾矿库土壤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胞外聚合物(EPS)分馏还原实验和浸矿代谢及转录组学分析,确定了微生物通过代谢和转运抵御钒胁迫,钒通过铬、溶解氧和总氮影响地下水微生物群落,而铁、锰和总磷是钒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键介质;EPS<3 kDa组分还原钒能力最强,富里酸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是其中主要还原剂;尾矿浸出的钒与核苷酸结合功能相关,促进了TCA循环和丙酮酸代谢中苹果酸脱氢酶的上调增加了苹果酸积累,以及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的下调增加了葡萄糖酸积累。研究结果对钒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钒,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微生物胁迫与响应
报告人
周丹
研究员 成都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周丹 成都理工大学
夏永莲 成都理工大学
梁梦梦 成都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