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BR的互变异构平衡及海泡石负载后超灵敏检测酸性条件下的汞离子
编号:454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4:56:19 浏览:87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6:13(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3min

所在会场:[S18]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S18-1]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专题18.1、专题18.12(18日下午,B2鹭江厅VIP2)

暂无文件

摘要
汞在低pH环境生物可利用性高且汞源酸性,有必要开发酸性下检测Hg(Ⅱ)的荧光探针。DMABR内环酰胺结构可抵御分子质子化,海泡石宽能带隙可提高探针灵敏度。本研究经一步水热法使用海泡石负载DMABR合成SD探针。pH 5时,SD探针检测性能好,抗干扰离子性质强,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稳定,检出限和结合常数分别为4.78 × 10-9 M和1.34 × 106 M-1。SD探针可准确定量土壤和水样中的水溶性和生物可利用性汞,并通过试纸条实验实现实时检测。通过理论计算和二维光谱揭示了探针的互变异构和Hg(Ⅱ)检测中的序列反应。分子转化决定优势结构,从而促进了基团数量和亲和力的综合作用。在pH 5时,键位为N而非S。本研究表明,酸性条件下,具内酰胺环的荧光探针可以避免离子检测过程中的质子化。
关键词
汞离子检测,荧光探针,酸性环境,二维红外光谱
报告人
王韫橙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稿件作者
王韫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卞永荣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蒋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