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和积雪过程对中纬度温带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循环及排放的影响
编号:454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4:56:19 浏览:88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近年来,全球变暖加剧,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气候变暖使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85℃, 预计到21世纪末将继续上升1.0℃–3.7℃。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化主要反映在冬季,气候变暖导致更大比例的冬季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积雪深度和积雪持续时间减少。中纬度温带地区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温度变化大于其他高纬度地区。目前关于冻融生态效应涉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极地、高山苔原和寒带针叶林等高纬度地区,较少人关注到中纬度温带地区,其实这部分地区分布面积更广、积雪更薄、冻融格局变异更大,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温度变化大于其他高纬度地区。目前关于冻融的研究大多以室内模拟研究为主, 没有与野外实验结合, 难以真实反映季节性冻土区土壤结构、碳氮释放及碳氮动态对气候变暖背景下积雪和冻融循环的响应,这导致我们关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冻融期积雪影响的经验知识十分有限。我们所处的黄土高原就属于典型的中纬度温带地区。以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森林、农田和草原三种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野外试验和室内培养实验相结合,探究季节性冻融期三种生态系统在不同阶段土壤碳氮循环的动态变化,同时阐明冬季不同积雪处理对温带生态系统土壤冻融循环及土壤碳氮动态的影响。
关键词
积雪,冻融,土壤碳氮,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温室气体排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