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小行星形貌建模与输出全流程方法研究
编号:445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7:13:16 浏览:895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0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10] 主题10、行星科学与空间物理 [S10-6] 主题10、行星科学与空间物理 专题10.4、专题10.5(20日上午,207)

暂无文件

摘要
2022年,美国“DART”任务成功击中了“Dydimos”双小行星系统中的子星“Dimorphos”,拉开了人类在空间开展行星防御演示验证任务的序幕。小行星的形貌特征对动能撞击防御小行星有重要影响,其建模可通过地基光学观测数据反演、探测器飞越或绕飞、随机模拟等方法实现,但是都无法兼顾精度、速度和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化单位球耦合高斯随机球模型,结合特征地形地貌添加算法的随机小行星形貌建模方法,可在5min内完成随机小行星高精度形貌模型的创建,输出其可视化效果、模型文件,并提供3D打印接口。本文所述方法可用于小行星动能撞击防御仿真优化对大量不同形貌小行星样本的需求,可为我国首次动能撞击防御小行星在轨演示验证任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行星防御,随机建模,三维形状,地形地貌
报告人
李丰睿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稿件作者
李丰睿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王楷铎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李明涛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