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潜在CO2地质封存区浅地表基线特征
编号:438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5 14:09:53 浏览:757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2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大规模封存CO2可能会发生泄漏并侵入浅地表造成环境影响。由于自然过程复杂变化,准确地掌握基线数值和分布对于近地表泄露监测控制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流动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潜在封存场所土壤气体组分、CO2浓度、理化性质和大气CO2浓度进行监测分析,以确定基线值和分布。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调查区域内大气CO2浓度在时间尺度上波动比土壤CO2气体浓度大,且更易受气候条件干扰。区域内CO2气体浓度空间分布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2)调查区域土壤气体组分主要为N2(78.3~81.6%)、O2(11.4~20.2%)、CO2(0.03~7.48%),未见烃类气体侵入,O2/CO2、稳定碳同位素有指示泄露的潜力;另外,讨论了流动监测方法在CO2泄露监测控制工作中的设计和意义。
关键词
CO2地质封存,基线监测,浅地表监测,CO2泄露
报告人
汪心雯
博士研究生 中国地质科学院

稿件作者
李采 中国地质科学院
汪心雯 中国地质科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