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磨损颗粒对典型污染物的贡献及其风险
编号:435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5-10 13:07:09
浏览:1686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广泛使用的汽车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由此产生了很多环境问题,大量轮胎磨损颗粒(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产生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全球轿车保有量已达14.46亿辆,预计可产生289万吨的TWPs,其中我国人均轿车保有量为185辆/千人,对应估计产生轮胎磨损颗粒38.62万吨(Luo et al., 2021)。TWPs对车辆非尾气颗粒物(Traffic-related non-exhaust particulate matter)的数量贡献较高,尤以纯电动车为甚(Ha et al., 2022; Wang et al., 2023),且大部分会停留于路面而成为道路积尘的重要组成部分(Deng et al., 2022; 焦伟 等, 2018; 吴琳 等, 2020; 肖捷颖 等, 2019),另外欧盟委员会2022年11月在欧7排放标准提案中首次提出拟对TWPs的排放进行控制,这些都表明TWPs是颗粒污染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研究显示,TWPs约占中国原生微塑料排量的53.9%(Wang et al., 2019),是微塑料的重要来源(Zhou et al., 2023)。轮胎磨损颗粒是车辆非尾气排放颗粒、道路积尘、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其生态风险与环境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轮胎磨损颗粒是指车辆在路面上行驶过程中,轮胎胎面与路面摩擦产生的磨损颗粒,由轮胎胎面材料组成,包含重金属、6ppD、苯并噻唑等添加剂(Baensch-Baltruschat et al., 2020; Luo et al., 2021)。目前环境中已发现有大量的轮胎磨损颗粒及其添加剂,但在环境中,轮胎磨损颗粒对环境中重金属、6PPD等典型污染物贡献量还不甚明晰,不利于轮胎磨损颗粒的风险管控。本文拟以驾校场地为典型环境,定量分析轮胎磨损颗粒、重金属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同位素、PMF来源解析,较好的定量轮胎磨损颗粒对典型环境中重金属的贡献,以促进复杂环境介质中轮胎磨损颗粒生态毒性效应研究的良好发展,提升轮胎磨损颗粒生态风险与环境健康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
轮胎磨损颗粒,重金属,驾校,同位素,来源解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