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植被共同作用下土体干缩裂隙的发育与演化机制研究
编号:429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5 09:16:04 浏览:82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近年来,天然植被的防护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植物护坡不仅有利于边坡稳定、生态恢复、水土保持等功效,同时具有低投入、易养护、绿色环保、生态美观等优点。然而,在大气作用下,植物护坡的干缩开裂现象十分常见。尤其是在极端干旱气候作用下,裂隙发育更加突出。裂隙的产生会极大弱化土体的工程性质,为灾变的发生埋下隐患。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下植被土的干缩裂隙行为,对干燥过程中含水率和表面裂隙形态的演化进行了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干燥初期,种植密度较小的植被土样的蒸散速率略小于裸土样土的蒸发速率,且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蒸散速率增大。在植被土样中,裂隙几乎同时产生。种植密度越大,裂缝萌生点越多,开裂时刻对应的临界含水率越小。在最终裂隙网络形态上,植被土样的表面裂隙率和平均裂隙宽度均小于裸样。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细裂缝增多。然而,增加种植密度并不会导致开裂程度的持续降低。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本研究约为24 g/m2),可以发挥植被对土体干缩开裂的最优抑制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