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动力学参数与地震动信号特征的关系研究
编号:427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5 09:15:19 浏览:101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21: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3]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S3-6]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专题3.11(18日晚上,305)

暂无文件

摘要
泥石流具有爆发突然、快速流动和破坏性强的特点,往往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构成重大威胁。传统的测量仪器易被冲毁损坏,且难以在短时间内修复替换,无法持续测量后续泥石流事件。地震动监测技术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泥石流研究方法,其具有非接触、远距离、易安装、安全可靠等优点,通过地面振动测量能够检测泥石流的时间、速度和位置等参数。为了揭示泥石流成分和动力学与地震动信号特征的关系,我们开展水槽模型实验,利用检波器和测力板对泥石流运动过程进行测量。分析表明泥石流引起的地震振动和法向波动力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两者都受到泥石流成分的影响;泥石流中粗大颗粒对震动信号的影响非常显著,大颗粒的增加会导致地面速度和法向力波动的幅度大幅增加。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泥石流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和监测预警技术的创新,为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关键词
泥石流、地震动监测、模型实验、波动力
报告人
栗帅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稿件作者
栗帅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