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降雨阈值和易发性的黄土滑坡预警研究
编号:427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5 09:15:18 浏览:91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21:3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3]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S3-6]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专题3.11(18日晚上,305)

暂无文件

摘要
黄土沟壑区由于降雨数据和灾险情数据有限,已有的预警系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未充分考虑滑坡的孕灾背景,进而导致滑坡预警精度较低和误报率相对较高。此外,兰州市是我国“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进而开展兰州市黄土沟壑区融合降雨阈值和易发性滑坡预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以兰州市不同行政单元(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街道)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勘察、3S技术、数理统计和Python语言环境,揭示了区内极端降雨和滑坡的分布规律,区内滑坡具有点多面广、特定环境集中分布的特点,还存在普遍性、不均匀性、多发性和时间上周期性的特征。开发了一套自动化的I-D降雨阈值计算程序,制定了降雨事件划分标准和流程,该操作界面能够设置多参数(例如设备误差值、降雨数据记录异常值、有效降雨量、考虑前期降雨量等),同时还可以自动化进行雨量数据和灾险情数据记录格式的标准化、降雨事件划分、区分降雨型滑坡、非降雨型滑坡和降雨数据缺失型滑坡,进而快速便捷的获取灾险情对应的降雨事件、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同时建立了兰州市、城关区和青白石街道不同条件概率下区域I-D降雨阈值曲线,并探讨了不同的行政单元、降雨历时、土地利用和坡度条件下I-D降雨阈值曲线差异性。明晰了滑坡易发性评价因子降维过程,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原则应用到滑坡易发性研究中。融合了滑坡易发性和区域I-D降雨阈值,构建区域滑坡降雨阈值预警,结果发现融合和未融合的结果之间兰州市红色等级、城关区橙色等级和青白石街道橙色等级中的滑坡数量基本一致,然而其它等级中存在差异性。其中兰州市在两种方法中未变等级的滑坡点有89个,等级增加的点有69个,减少的点有22个。城关区中未变的有41个,增加的有15个,减少点的有13个。青白石街道中未变的有5个,减少点的有2个。这些数据说明融合的结果有助于提高不同区域降雨阈值预测能力和精度。

 
关键词
降雨型滑坡,降雨事件划分,滑坡易发性,降雨阈值,滑坡预警
报告人
舒和平
副教授 甘肃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舒和平 甘肃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