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TS-InSAR-LiDAR多源遥感评估库岸滑坡稳定性—以三峡库区大坪滑坡群为例
编号:425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7 10:17:05 浏览:986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8: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3]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S3-4]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专题3.10、专题3.14、专题3.16(20日上午,307)

暂无文件

摘要
由于三峡库区(TGRA)具有脆弱的地质条件和水位调控特点,容易导致古老滑坡体的重新活化和新滑坡的出现。本研究以天-空-地等多源数据为基础,对三峡库区岸边大坪滑坡群的动态和稳定性进行了调查。密切监测活跃滑坡的变形对确保沿岸居民和水路的安全至关重要。研究结果显示,将持续散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S-InSAR)和分布式散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DS-InSAR)方法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测量点密度,并增强了位移的可见度。通过验证InSAR监测结果与GPS点之间的位移趋势的一致性(R2 = 0.968),验证了利用InSAR监测结果进行滑坡分析的可信度。在监测期间,大坪滑坡群的位移发生了时空变化,这主要受到库水位的波动和降雨事件的影响。此外,利用无人机获取的激光雷达(LiDAR)衍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揭示了与滑坡运动相关的实际微地貌和地形特征,例如滑坡脚部的岸坡滑动。这种岸坡滑动本身是三峡库区蓄水后水位波动的结果。通过数值模拟,对岸坡滑动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其位移结果与GPS和InSAR的结果一致。本研究总结了大坪滑坡群的演化特征为:弯曲-拉伸开裂-沿弱面滑动破坏,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这些研究发现对于有效监测库区坡体具有重要意义,为潜在滑坡风险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并为整体安全措施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关键词
TS and PS-InSAR; LiDAR;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Micro-geomorphic features
报告人
窦杰
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稿件作者
窦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乐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