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过程的冰碛湖稳定性评价模型
编号:425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7 15:57:57 浏览:804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20:3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3min

所在会场:[S3]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S3-7]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主题三研究生主题论坛(19日晚上,305)

暂无文件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碛湖溃决严重威胁下游居民点和水利水电设施安全。为确定冰碛湖溃决的临界条件、定量分析冰碛湖稳定性,综合冰碛湖扩张、滑体入湖涌浪、涌浪传播、漫顶溢流和管涌侵蚀等多物理过程建立了冰碛湖稳定性评价模型。模型明确了漫顶溢流与管涌溃决的临界条件,以终碛坝坝前水头与溃决临界坝前水头之比作为冰碛湖稳定性系数,既实现了冰碛湖稳定性定量评价,又可揭示冰碛湖溃决主导机制。在西藏嘉龙错应用模型,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嘉龙错漫溢与管涌稳定性系数分别增长了近3倍和1倍,冰碛湖的稳定性显著降低,未来发生溃决的主导机制为漫顶溢流。冰碛湖稳定性与平均水深、入湖滑体体积和背水坡坡度呈负相关,与坝高呈正相关。相同体积刚性滑体对冰碛湖稳定性的破坏超过散体滑体,散体滑体诱发冰碛湖漫溢溃决的临界体积比刚性滑体高出一个数量级。本模型将为青藏高原冰碛湖溃决洪水风险定量评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关键词
冰碛湖溃决,终碛坝,漫顶溢流,管涌,稳定性
报告人
张淼慧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稿件作者
张淼慧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晨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