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原位中尺度水力压裂与渗流模拟实验
编号:422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5 09:14:20 浏览:87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3:1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3]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S3-3]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专题3.7、专题3.3、专题3.9(19日下午,404)

暂无文件

摘要
水力压裂是当前储层改造的有效措施,诸多学者对水力压裂裂缝的扩展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尺寸效应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实验研究的尺寸主要是室内进行的微米到米级尺度,研究结果对工业现场百米到千米级压裂施工的指导性不强,因此对更大尺寸下的水力压裂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首次进行了野外30m(长)×30m(宽)×10m(深)尺度下砂岩地层的原位压裂实验,综合运用应变光纤、DAS光纤、微地震、电法监测、荧光示踪等技术手段监测压裂裂缝扩展过程,并在实验结束后通过人工剖切对压裂裂缝进行描述和重构。研究发现,近井地带受井筒形状的各向异性影响,裂缝沿着井筒轴向扩展,而后沿着最大地应力,垂直于最小地应力方向扩展;裂缝在扩展中存在不同空间方位的竞争起裂,与地应力、地层层理性质、压裂液压力分布等因素相关;裂缝尖端存在大量羽状裂缝,裂缝的起裂存在明显裂缝带构成的塑性区;压裂液滞后于裂缝尖端,存在水楔效应,该效应影响裂缝尖端开度及裂缝塑性区。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现场压裂方案设计提供更有效地指导。
关键词
水力压裂;原位中尺度;裂缝扩展;地应力;竞争起裂;塑性区;水楔效应
报告人
李小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稿件作者
李小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王剑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