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王家岩滑坡场地地震效应研究
编号:420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5 09:14:07 浏览:88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0:2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3]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S3-2]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专题3.4、主题3.6(19日上午,404)

暂无文件

摘要
基于北川王家岩滑坡微动数据,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法,开展滑坡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滑坡场地HVSR曲线以多峰型为主,且在高频段波动变化明显,受下伏地层结构、覆盖层厚度以及地形地貌的控制作用突出;(2)滑坡场地微动频谱特征显著,卓越频率范围2.75–4.09 Hz,对应峰值放大系数2.34–3.44,放大效应受地形地貌影响较为明显;(3)滑坡后缘、滑坡床处微动的优势方向较易辨别,与卓越频率对应的优势方向分别为80°-110°和110°-150°,后缘优势方向包含滑坡主滑方向(80°);(4)受映秀–北川断裂构造应力影响,滑坡场地岩层节理发育,节理倾向优势方向(80°-140°)与滑坡微动优势方向(80°-110°)吻合较好,且同样包含滑坡主滑方向,证明断层的错动促进了王家岩滑坡的形成。
关键词
王家岩滑坡;微动;水平与垂直谱比法;卓越频率;方向性特征
报告人
李孝波
教授 防灾科技学院

稿件作者
李孝波 防灾科技学院
宣雨童 防灾科技学院
周兴浩 防灾科技学院
欧阳刚垒 防灾科技学院
段俊杰 防灾科技学院
薄景山 防灾科技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