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带土残余状态速率效应影响灾难性滑坡运动机制
编号:418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5-12 21:39:19 浏览:948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5:4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3]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S3-1]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专题3.1、专题3.2、专题3.8(18日下午,404)

暂无文件

摘要
对滑坡机制的认识是准确预报此类地质灾害的基础。大量的案例表明,在外界水文因素影响下,有些滑坡会呈现出持续缓慢的蠕滑变形或者阶跃式变形,这种运动模式可能会持续很久而不会引发滑坡失稳;而有些滑坡会出现急剧加速,其运动速率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临界值,最终导致灾难性滑坡事件。然而,这种控制滑坡“由慢到快”过渡的调节机制仍鲜为人知。报告以三峡库区杉树槽滑坡为例,通过开展滑带土室内试验,研究滑带土速率效应在调控滑坡“由慢到快”转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虑滑带士的残余状态和超固结特性,开展了一系列应力、应变控制条件下的环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滑带士的残余强度在低速剪切下急剧弱化,而在高速剪切下略微增强。这一试验结果可以合理解释顺层岩质滑坡由缓慢蠕变到加速滑动过程中,滑带土抗剪强度随滑坡运动加速而降低,最终不能抵抗下滑力而引发整体失稳的一系列行为特征。研究还发现,在剪切速率变化范围为0.02至100毫米/分钟条件下,存在一个过渡速率(transition rate),这一特征速率是调节滑带土由慢速蠕动过渡到粘性流动的重要指标。当滑带土流动速率超过此速率时,土体蠕变加快,滑坡加速运动;反之,当外界剪切力不足以使土体剪切速率超过特征速率时,滑带土的变形则会恢复到稳定的蠕变状态。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滑坡会发展为灾难性快速滑坡,而有些滑坡却维持慢速运动,发展为蠕变型滑坡。研究成果建立了滑带土速率效应与滑坡运动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滑坡“由慢到快”过渡的调控机制,为灾难性滑坡的成因分析提供了新见解。
关键词
残余强度,速率效应,滑带土
报告人
康璇
博士后 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

稿件作者
康璇 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
王顺 武汉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