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放废物处置北山地下实验室场址多尺度地壳形变观测系统的构建
编号:416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5-08 14:09:03 浏览:747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0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3]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暂无文件

摘要
在参考国外主要硬岩地下实验室场址地壳形变观测的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放废物北山地下实验室的定位和区域构造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地下实验室场址多尺度地壳形变观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跨断层、GNSS和InSAR形变观测3种手段组成,其中,利用跨断层和GNSS观测,给出地下实验室场址西侧关键发震构造(旧井断裂)的现今近场和远场的三维形变速率,评估断裂未来的活动趋势;GNSS观测以获得地下实验室场址所在新场岩体的水平形变特征;InSAR用以分析研究区最大LOS向的时序高分辨率形变速度场。以上3种手段的结合,初步实现了对地下实验室场址所在区域近场和远场范围多维度、多尺度的形变观测,观测对象囊括了场址区的主要断裂构造和大型岩体,该系统建立填补了我国高放废物地下实验室场址形变观测的空白,为场址的适宜性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北山地下实验室;多尺度形变观测系统;跨断层形变观测;GNSS形变观测;InSAR形变观测
报告人
云龙
正高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稿件作者
云龙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