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序InSAR的昆明周边地区地表形变分析与监测
编号:415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7 14:09:20 浏览:765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20:21(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3min

所在会场:[S3]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S3-7] 主题3、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 主题三研究生主题论坛(19日晚上,305)

暂无文件

摘要
随着时序InSAR技术的发展,其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地表变形监测等工作中。然而,由于昆明市边缘山区自然灾害频发,为弥补常规技术在复杂山区形变信息不足和实现广域地表形变探测,本文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区域,结合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自适应地进行解算以及研究环境协同变量对变形动态过程的影响,分析形变演化特征及诱发机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昆明市以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20年1月至今68景Sentinel-1和陆探一号(LT-1)不同卫星平台的升降轨数据,采用时序InSAR方法获取城市精细地表变形。对比SBAS-InSAR技术,可以明显提示测量点的精度和空间分布密度,并借助于高分辨光学影像,三维模型等语义信息来辅助于解缠的相位信息。结果表明:降雨越集中的月份坡体的变形速率越大,两者响应度较高;人类活动往往会不同程度打破坡体原有平衡,使其易于产生滑坡变形,因此在靠近人类活动区域的坡体部位,有着较大的形变速率。昆明市城区选取的6个特征点进行InSAR时序监测与高分辨光学影像在空间特征上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时序InSAR, 城市场景变形监测,形变因素分析
报告人
钱韦衡
硕士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钱韦衡 昆明理工大学
师孟峣 昆明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