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暴露对男性精液质量参数的影响及精子端粒长度的中介作用
编号:411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21:49:09 浏览:103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背景及目的:大气污染和生育力下降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臭氧(O3)暴露可能与精液质量相关,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且潜在生物学机制尚待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生精周期内O3暴露与男性生殖健康指标间的关联,捕捉潜在暴露风险敏感窗口期,并探究精子线粒体拷贝数和端粒长度在上述关联中的潜在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至2018年间在湖北省人类精子库招募1487名志愿者。根据住所地址,结合中国高分辨率空气质量再分析数据集评估生精周期内O3暴露水平。生精周期可划分为附睾存储期、获得前向运动能力期、减数分裂期、精原细胞发生期四个敏感窗口期,采用多数据源模型评估各敏感窗口平均O3暴露水平对男性生殖健康指标(精子总数、精子浓度、体积、活力、精子端粒长度和精子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影响,识别易感窗口;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多元线性回归以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综合评估O3暴露与男性生殖健康指标间的关联;进一步采用中介分析探讨精子线粒体拷贝数和精子端粒长度在上述关联中的潜在中介作用。结果:本研究发现O3暴露与精子浓度、精子总数、总运动精子数和精子端粒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联。对于传统精液质量参数,效应在精子生成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在精原细胞发生期和减数分裂期更为显著。对于精子端粒长度,减数分裂期被确定为敏感的暴露窗口。本研究还发现精子端粒长度在O3暴露与精子参数之间存在中介作用。结论:本研究发现O3暴露可对精液质量指标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精原细胞发生期和减数分裂期。臭氧暴露可能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影响精子端粒长度和生殖细胞,最终降低精子浓度和总数。本研究发现强调了控制臭氧污染的紧迫性,并可加深臭氧暴露对男性生殖健康指标影响的潜在机制理解。
关键词
臭氧,精子端粒长度,精子线粒体DNA拷贝数,精液质量,中介效应
稿件作者
卢忠华
厦门大学
孙斌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汪一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张洁
厦门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