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月壤微尺度撞击改造作用
编号:398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7:02:24 浏览:837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9:0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10] 主题10、行星科学与空间物理 [S10-2] 主题10、行星科学与空间物理 专题10.1、专题10.2、专题10.5(19日上午,4F国际会议厅)

暂无文件

摘要
微陨石撞击是月表风化层时空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月壤微尺度撞击改造作用,本文针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的微撞击坑进行微区分析,归纳了不同矿物组分的微撞击坑形貌学特征及内部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嫦娥五号月壤微撞击坑保留了低速二次撞击事件的瞬态特征,并历经多样后期改造。本文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仿真分析,模拟了月壤主要物质玄武岩的受撞响应,分析不同撞击角度与撞击速度下微撞击坑形貌、物相变化与冲击压力的关系,获得了玄武岩颗粒物质变化的临界条件。通过月壤颗粒的改造特征与成坑形貌可以反演微尺度撞击过程,这为推演月表及无大气天体微尺度撞击环境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嫦娥五号,微尺度撞击,SPH方法,微区分析,太空风化
报告人
陈赟
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陈赟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李阳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李丽芳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