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在中国南海珊瑚礁海域的空间分布模式
编号:396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5:51:25 浏览:842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9:5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受到全球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而正在迅速退化。珊瑚相关微生物是珊瑚整体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微生物的分布模式在不同的珊瑚环境中往往表现出差异。本文以珊瑚疾病密切相关的弧菌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海水、沉积物和珊瑚中的丰度和种类组成开展研究。结果发现:在珊瑚丰富区海水中的弧菌丰度比珊瑚稀少区更高,坎贝氏弧菌和加勒比海弧菌广泛分布于珊瑚丰富和稀少区,弧菌属和发光杆菌属可能是珊瑚丰富区和稀少区的潜在微生物指示种。西沙群岛珊瑚礁区沉积物中的弧菌丰度(1.0 × 108 copies/g)显著高于非珊瑚礁区(1 × 104 - 9.04 × 105 copies/g),表明2020年珊瑚白化时间可能导致了弧菌的暴发;哈维氏弧菌的相对丰度和生态位宽度最高,可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珊瑚分布、理化参数、随机性过程可能在弧菌分布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科的珊瑚中,弧菌丰度存在显著差异:滨珊瑚科 > 鹿角珊瑚科 > 裸肋珊瑚科;然而,不同科珊瑚中的弧菌群落没有明显聚类,表明珊瑚个体差异可能引起弧菌群落的显著不同。未来,将广泛采集珊瑚样品,深入开展珊瑚中弧菌的分布研究。
 
关键词
弧菌,珊瑚礁,空间分布
报告人
王晓磊
副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

稿件作者
王晓磊 中国海洋大学
张晓华 中国海洋大学
赵玟傧 中国海洋大学
牛文涛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