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西伯利亚陆架表层沉积物钒同位素研究
编号:393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5:33:40 浏览:85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4: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S6-3]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专题6.7、专题6.11、专题6.4(18日下午,205)

暂无文件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水体和沉积物氧化还原环境发生变化,但针对该海域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s)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还很匮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北冰洋海水中的溶解态钒(V)浓度低于其它洋盆,而陆架沉积物中V的含量则高于其它海域沉积物,怀疑为面积广博且浅的西伯利亚陆架上沉积物-海水相互作用所致。本研究通过对北极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陆架及相邻陆坡/海盆不同站位表层沉积物的V同位素组成和常微量元素,以及白令海、楚科奇海海水样品溶解态V的测定和讨论,初步探究了该海域V同位素分布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海水中颗粒物对V的快速吸附、沉降与埋藏过程可能是导致西伯利亚陆架沉积物富集V、海水低V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痕量金属;钒;钒同位素;海水-沉积物相互作用;楚科奇海
报告人
单森
博士后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稿件作者
单森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武鸿达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刘焱光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李力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