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印度洋热液羽状流痕量金属研究
编号:393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5:33:39 浏览:83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海底热液输入对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影响。通过DY78航次研究了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热液羽状流中痕量金属的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对海洋金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以溶解Mn作为保守示踪剂,发现羽状流扩散过程中,颗粒铁以指数方式从海水中去除且部分转化为溶解态铁。本研究以所研究的西南印度洋热液羽流为基础估算了全球海洋热液羽流向海水输入溶解Mn和溶解Fe的通量分别为8.5~9.5×108 mol/y和9.2~9.9×108 mol/y,溶解Fe通量约占热液总Fe输入的12.8~13.8%,约占深海溶解Fe输入通量的33~70%。研究还发现热液羽流在距离喷口一段距离内对海水中的溶解Cd和溶解Cu具有清除作用,但对溶解Ni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稿件作者
付全有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武光海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