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海域5种痕量金属的季节分布
编号:393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5:33:39 浏览:87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痕量元素是海洋中必要的营养元素,也是海洋中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过程的有效示踪剂。南海是西北太平洋中最大的寡营养边缘海,该地区的营养素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陆架陆源输入的影响。东亚季风引发了南海循环模式的显著季节性变化,然而,痕量金属的季节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尚未得到广泛研究。本研究收集了南海北部2015年6月和2018年9月两次航次中5种溶解态痕量金属的样品(Fe、Ni、Cu、Cd和Pb),并结合历史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水柱中Fe的分布受到陆源输送和生物摄取等过程的共同影响,夏季因中尺度过程携带的Fe等陆源物质对南海北部供应超过了秋季,刺激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导致显著的生物对Fe的清除。表层水中Ni、Cu和Cd在两个季节呈现出较为保守的行为,但体现了季节性差异,可示踪陆源向南海北部的输送。南海北部的Pb浓度与其他中国边缘海相比较低,其来源主要受到大气沉降的影响,气溶胶后向轨迹示踪表明在两个季节的调查期间Pb主要来源于海盆而不是陆源。本研究表明陆海相互作用的端元混合是控制痕量金属季节性分布的关键因素,强调了中尺度等洋流过程、陆源输送过程和生物生命过程等季节性差异对南海中痕量金属元素分配的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