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内陆架夏季台风与冬季寒潮沉积动力过程的差异
编号:390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3:51:17 浏览:758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台风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其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台风活动在未来如何发展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但是受器测记录时间长度的限制,我们对于台风长期的发展与演化机制的认识还不充分。从沉积记录中提取台风信息是重建器测记录之前台风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沉积记录连续且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是研究过去几千年来东海台风活动的理想区域。但是,其他极端事件,尤其是冬季寒潮大风的干扰,会影响台风事件沉积记录识别的准确性。台风与冬季寒潮大风沉积事件的辨识也是台风活动重建的难点之一。我们利用布放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四脚架观测系统,分别获取了台风“天鹅”和冬季寒潮大风期间的海水温度、盐度、悬浮体浓度和海流等数据,并结合近海观测浮标的风速、风向和波浪等数据,探讨了台风与冬季寒潮沉积动力过程的差异。研究发现,台风与冬季寒潮在风向、有效波高和近底层流速变化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台风较高的强度更容易引起近底层沉积物的再悬浮;台风经过时,高浓度悬浮体主要来自海底沉积物的再悬浮,而冬季寒潮期间高浓度悬浮体与长江入海物质的输入有关。由于台风和冬季寒潮近底层海流流向的差异,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向海一侧边缘沉积记录中的砂层可能代表了台风事件沉积,是研究台风活动规律的良好研究材料。研究结果为从东海泥质区沉积记录中提取更准确的台风信息提供了科学参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