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3百万年以来南海大陆边缘记录的天文驱动的古气候和海平面变化
编号:390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3:51:16 浏览:742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地球在过去40 Ma期间经历了大规模冰盖的形成,首先出现在南极,随后扩展至两极。这些冰盖的形成对古气候、海平面变化及大陆边缘沉积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由于缺乏高分辨率年代约束,对轨道尺度下大陆边缘沉积物累积的理解仍存在限制。本研究基于南海北缘的钻井自然伽马曲线,通过旋回地层学分析,建立了从中新世至第四纪(长约22.8 Ma)的高分辨率天文年代标尺,并恢复了该时段的海平面变化。在1.2 Myr旋回和海平面变化以及1.2 Myr斜率调幅的相位关系中,观察到在13.8 Ma时期从反相位转变为同相位,暗示了东南极冰盖扩张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而在晚中新世(约8 Ma和5.3 Ma)时期从同相位转变为反相位,表明北极冰盖扩张或涉及陆地和深海碳库的碳循环变化可能是海平面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斜率和日照经向梯度的变化将热量、水分和降水通量向极地传输,进一步增加了两极冰盖的冰累积,并非线性地将高纬度信号传输到低纬度地区。这一现象在全球气候变冷期间具有明显强斜率信号响应。本研究表明,大陆边缘沉积反映的海平面变化是对天文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和两极冰盖动力学的响应。该研究对在全球范围内重建古气候演化提供高分辨率低纬度地质记录依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