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0天BSISO对2021年8月长江流域持续性降水的影响研究
编号:38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31:34 浏览:78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5:2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S12-3]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专题12.5(18日下午,226)

暂无文件

摘要
2021年我国江淮流域降水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内转折,表现为6-7月梅雨量略微偏少,而8月降水偏多60%左右,达到198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这种“倒黄梅”的发生给长江流域造成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深入分析上述季节内转折的成因一项非常迫切的需求。研究表明,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对2021年8月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有重要贡献,表现为BSISO1指数罕见地停滞于第三位相达到16天,远远超过气候态的3天左右。进一步通过K-mean聚类分析发现,2021年8月BSISO属于典型的北传偶极子型。与历史时期典型北传偶极子型事件相比,该事件在西北太平洋的对流结构呈东北-西南走向,从而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且BSISO传播过程中水汽平流起主导贡献而垂直项其次。此外,热带太平洋拉尼娜海温背景对该事件发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一方面通过增强海洋性大陆水汽和印度洋东风切变来推动BSISO的向北传播,另一方面造成BSISO的对流结构位置显著偏西到南海和我国内陆地区,从而促进江淮流域大范围的持续性降水异常。
 
关键词
BSISO,长江流域持续性降水,拉尼娜,西北太平洋反气旋
报告人
何萌
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

稿件作者
何萌 中山大学
乔少博 中山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