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洞新生碳酸钙沉积物矿物晶体形态及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编号:387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3:45:24 浏览:870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5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暂无文件

摘要
本研究根据2021-2022年在重庆武隆芙蓉洞6个滴水点(MP1-MP5和MP9)收集的洞穴新生碳酸钙沉积物的矿物形态,δ18O和δ13C在玻璃片上的分布特征,分析水文地质、洞穴环境对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影响。主要发现: (1) MP2新生碳酸钙沉积物全部为方解石,其它滴水点的沉积物为方解石和文石混合沉积,MP9的文石含量高于其它滴水点。(2) 芙蓉洞新生沉积物δ18O和δ13C在玻璃片上具有“滴水正面值低,背面值高;滴水中心值低,边缘值高”的特征(表1)。(3) 在相同季节,δ18O和δ13C表现出中心值“MP9最高,MP4最低”的特征。结合滴率、洞穴环境指标、滴水δ18O和δ13CDIC进行分析,发现洞穴新生碳酸钙沉积物形态和碳氧同位素差异与不同滴水点的水文地质条件、洞穴环境及碳源等对同位素分馏作用等有关。
表1  芙蓉洞新生沉积物碳、氧稳定同位素数据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carbo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 data of active speleothem from Furong Cave
滴水点 正面平均δ18O(‰ 反面平均δ18O(‰ 正面平均δ13C(‰ 中心平均δ18O(‰ 边缘平均δ18O(‰ 中心平均δ13C(‰ 边缘平均δ13C(‰ 反面平均δ13C(‰
MP1 -7.03±0.12 -6.90±0.23 -10.55±0.38 —— -7.03±0.12 —— -10.55±0.38 -10.55±0.19
MP2 -7.03±0.20 -7.03±0.17 -10.72±0.53 -7.05±0.28 -7.03±0.20 -10.47±0.55 -10.75±0.54 -10.71±0.42
MP3 -7.22±0.18 -7.06±0.20 -11.49±0.31 —— -7.22±0.18 —— -11.49±0.31 -10.79±0.39
MP4 -7.38±0.26 -7.07±0.42 -10.36±0.51 -7.53±0.22 -7.35±0.26 -10.67±0.26 -10.28±0.53 -9.55±1.18
MP5 -6.18±0.46 -6.09±0.11 -7.32±1.35 -6.90* -6.00±0.26 -9.62* -6.74±0.48 -6.63±0.38
MP9 -6.73±0.50 -6.41±0.44 -8.55±1.60 -6.79±0.60 -6.72±0.48 -8.78±1.89 -8.55±1.55 -7.82±1.47
6个监测点均值 -7.02±0.46 -6.84±0.45 -9.94±1.54 -7.12±0.50 -6.96±0.51 -9.85±1.39 -9.57±1.58 -9.53±1.60
注:
正面:指滴水滴到玻璃片上的那一面。反面:指玻璃片上无滴水滴落的那一面。
中心:指滴水滴落到玻璃片上的部位。边缘:指玻璃片的边缘部位。
*只有一个数据。

 
关键词
新生碳酸钙沉积物,洞穴滴水,方解石,文石,同位素分馏
报告人
靳悦
硕士研究生 西南大学

稿件作者
靳悦 西南大学
李俊云 西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