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古代早期的拉伸纪处于“无聊的十亿年”的末期和“雪球地球”的前夜,在这一环境转折期亦发生了冠群真核生物的初步崛起,使拉伸纪成为探索早期真核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关键时期。华北地台的胶辽徐淮地区普遍出露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地层,地层层序清晰、基本未变质,且化石丰富,近年来成为研究该时期生物演化与环境变迁的热点区域。辽南地区位于胶辽徐淮地区北部,是我国前成冰纪宏体碳质压膜化石的重要产出区域,其中包括近年报道的距今约10亿年的多细胞绿藻化石。然而,相较于淮南与鲁西等地区,辽南地区宏体化石的多样性明显偏低,需要更大规模的化石挖掘与更为系统的化石生物学研究。本研究在辽南地区的拉伸纪长岭子组、南芬组等地层获得了较多的宏体化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观察与统计。结果显示辽南地区宏体化石组合主要以
Chuaria circularis、
Tawuia dalensis、
Sinosabellites huainanensis和
Protoarenicola baiguashanensis为主,此外还包括
S. huangshanensis等新类型,暗示辽南地区宏体化石的多样性仍具有较大的发掘潜力。此外,辽南地区的宏体化石组合与石旺庄生物群和淮南生物群具有相似性,表明
Protoarenicola- Pararenicola-Sinosabellites宏体化石组合可能在全球(至少在胶辽徐淮地区)具有生物地层学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