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污染评价
编号:385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3:32:37 浏览:831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9:13(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暂无文件

摘要
东寨港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东北部,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是海南岛典型的红树林地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对于重金属元素污染及红树林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东寨港采集了185 cm长的柱状岩芯DYX05和210 cm长的柱状岩芯DSJ01,进行了粒度、210Pb年代学、地球化学元素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DYX05岩芯沉积物中粒度及常量元素含量均在60 cm及145 cm处发生明显变化。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804年到1966年,陆源输入开始迅速增加,1993年之后开始缓慢减少,可能与早年东寨港附近的人类活动以及近年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有关。富集因子及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该站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只有As和Hg有轻度污染,两者污染程度均在1894年后迅速升高,其中As的污染程度在1734年至今均较高,可能与当地的本底值较高有关;Hg的污染程度近几十年均处在相对较高水平,研究区未来可能会面临重金属As和Hg元素的污染。DSJ01柱状沉积物的初步结果也显示,As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该地区后续更多指标的研究,有望对污染物来源以及环境演化提供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
红树林;沉积物;物源;地球化学;人类活动
报告人
张凤龙
海南大学

稿件作者
张凤龙 海南大学
孙保真 海南大学
张再天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王安琪 海南大学
陈双喜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徐方建 海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