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口罩中添加剂的化学特征及毒性效应
编号:375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1:13:57 浏览:77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8:5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20]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S20-4]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8、专题20.10(20日上午,109)

暂无文件

摘要
COVID-19疫情导致口罩全球使用量剧增,但人们对口罩中添加剂及其对水生生态的潜在风险了解甚少。本研究运用高分辨质谱和生物测定法,对13种口罩中的添加剂及其毒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初步鉴定了826种有机化合物,包括表面活性剂、增塑剂和抗氧化剂等,其中213种化合物置信度较高。此外,每种口罩还含有27-66种未知化合物。聚乳酸口罩中的添加剂含量尤为突出。研究中定量了10种添加剂,其中一种名为三(2-乙基己基)磷酸酯的浓度高达9.4-978.2 ng/g,且在所有口罩中均被检测到。同时,口罩中还检测到多种金属,如锌、铜和铬。此外,口罩的有机提取物对海洋青鳉胚胎/幼虫具有发育毒性、游泳行为影响和内分泌干扰作用。因此,应高度关注口罩对环境的潜在污染问题。
 
关键词
口罩污染,塑料添加剂,非靶向筛查,靶向定量,海水青鳉,毒性效应
报告人
黄国勇
副研究员 华南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黄国勇 华南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