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隐蔽生境中的珊瑚补充量:不该被忽视的恢复力指标
编号:370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0:19:52 浏览:94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7:5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20]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S20-1]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1、专题20.2、专题20.5(18日下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幼年珊瑚的补充和生长是维持珊瑚物种多样性和恢复退化珊瑚群落的重要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评估了珊瑚礁半隐蔽的微生境对珊瑚补充量的影响,并表明半隐蔽生境提供的生境避难所能增强珊瑚的补充。然而,传统的珊瑚补充量调查方法却无法调查到半隐蔽生境的珊瑚补充量,因此半隐蔽生境对珊瑚群落恢复力的潜在贡献尚未清楚。本研究探究南海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珊瑚群落恢复力,并明确半隐蔽生境中对珊瑚群落恢复力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永乐环礁珊瑚群落具有很强的恢复力,幼年珊瑚密度在珊瑚礁区间无差异,但在地貌带之间差异显著,外礁坡的幼年珊瑚密度是潟湖点礁的3.6倍;基于现场统计方法和传统图像样方法调查幼年珊瑚,永乐环礁的幼年珊瑚密度分别为19 ind/m2(41属珊瑚)和15.6 ind/m2(35属珊瑚),图像样方法调查到的珊瑚补充量比实际偏少了18%,且多样性也偏低;幼年珊瑚更倾向于在暴露生境中生长(幼年珊瑚密度占比为70%),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了幼年珊瑚物种组成在暴露生境和半隐蔽生境之间的存在差异性(Stress=0.081);热图分析显示,除牡丹珊瑚属(Pavona)外,其它幼年珊瑚属在暴露生境中的数量更多。这些结果表明,永乐环礁珊瑚群落具有很强的恢复潜力,并强调了半隐蔽生境为幼年珊瑚所提供的生境避难所功能。

 
关键词
珊瑚礁,幼年珊瑚,恢复力,西沙群岛
报告人
廖芝衡
助理研究员 南宁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廖芝衡 南宁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