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城市流空塌陷风险研究:以杭州东部区域为例
编号:369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0:09:55 浏览:91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6:1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20]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S20-1]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1、专题20.2、专题20.5(18日下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随着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强度的增加,地表开裂、塌陷等事故时有发生。在对杭州市历史塌陷事件进行空间概率分布计算基础上,通过共线性分析和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相关性分析,从22项候选指标中筛选得到包括暗河暗浜距离、表层填土层厚度、地下水类型等在内的11项代表性致险因子,建立风险评价体系,将风险划分为3个等级。运用该模型对杭州市东部区域进行了风险评价应用,结论包括:杭州市东部区域的流空塌陷高风险区占比最小,约6.08%,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的钱塘江两岸;中风险区占比最大,为23.92%,呈市中心向外围圈层扩展的趋势;低风险区占12.42%,主要分布在西侧山区。该模型有良好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可为其他城市流空塌陷风险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流空塌陷;风险评价;GIS
报告人
周丽玲
综合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浙江省地质院

稿件作者
周丽玲 浙江省地质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