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河网”及其在河流温室排放研究中的应用
编号:366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09:29:56 浏览:96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3:4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20]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S20-1]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1、专题20.2、专题20.5(18日下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动态河网”及其在河流温室排放研究中的应用
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而河流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然而,当前研究仍然缺乏对全球尺度河网温室气体排放的精细时空模拟,限制了其详细控制机制的解析。“可变/动态河网”概念描述区域河网发育随径流产出而发生“纵横伸缩”和河网物质浓度发生“富集/稀释”等不同流量响应的现象,构成了描述河网气体排放时空精细变化的核心机制。围绕该概念,我们解决了大数据条件下河网温室气体排放精细时空模拟的河网多变量-流量响应特性、大型环境要素全球数据同化平台、气体浓度偏差矫正等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全球河流温室气体排放精细时空模拟及其理论方法工具。研究贯彻了“以流量为核心,建立流量响应关系,进而探索时空动态演变”的总体研究思路,构成了“动态河网碳排放机制与效应”研究方向的核心突破,为探索流域系统碳减排和实现碳中和提供了前沿数据和理论支持,受到了国际国内领域内的广泛认可和关注。本文将主要结合全球及城市河网温室气体排放等前期工作介绍”动态河网”及其核心概念在河流温室排放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河流,温室气体,流域,碳中和,河网
报告人
刘少达
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刘少达 北京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