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地热系统远程水力压裂
编号:362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2:57:33 浏览:87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6:41(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7]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19、专题14.20、专题14.23(19日下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作为最有效方法之一,水力压裂自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一直应用于提高地质能源开发效率。然而,水力压裂法可能会诱发地震,或者由于在操作过程中施加了很高的注入压力而导致地下流体失去控制,从而导致一些项目最终关闭。为了减轻这些不利影响,一些增强地热系统项目使用水力剪切作为替代方法,将注入压力保持在较低水平,目的是通过剪切刺激预先存在的裂缝网络。然而,水力剪切的实际效果还有待验证。此工作中,我们证明了通过注入低粘度流体,可以压裂远程不连续界面,如晶界或封闭的天然裂缝,而无需在注入点启动裂缝。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在不施加高注入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储层刺激的可能性,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低粘度流体作为水力压裂的工作流体更有利于产生复杂的裂缝形态。
作为最有效方法之一,水力压裂自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一直应用于提高地质能源开发效率。然而,水力压裂法可能会诱发地震,或者由于在操作过程中施加了很高的注入压力而导致地下流体失去控制,从而导致一些项目最终关闭。为了减轻这些不利影响,一些增强地热系统项目使用水力剪切作为替代方法,将注入压力保持在较低水平,目的是通过剪切刺激预先存在的裂缝网络。然而,水力剪切的实际效果还有待验证。此工作中,我们证明了通过注入低粘度流体,可以压裂远程不连续界面,如晶界或封闭的天然裂缝,而无需在注入点启动裂缝。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在不施加高注入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储层刺激的可能性,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低粘度流体作为水力压裂的工作流体更有利于产生复杂的裂缝形态。
关键词
EGS,Hydaulic Fracturing,Phase-field Method,Supercritical water
报告人
尤涛
助理研究员 河海大学

稿件作者
尤涛 河海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