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复合咸旱灾害的特征演变分析
编号:356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2:23:47 浏览:92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5:5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S14-7]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19、专题14.20、专题14.23(19日下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复合咸旱灾害是指在河口地区同时或连续发生的水文干旱和咸水入侵事件,并加剧了单个极端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复合咸旱灾害因其对水资源、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的潜在不利影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标准化复合咸旱指数(SDSI),以系统地检测6个河口(小背河、埃布罗河、莱茵河、奥兰治河、珠江和墨累河)复合咸旱灾害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标准化径流指数(SRI)相比,SDSI有效地表征和量化了全球主要河口复合咸旱灾害的发生和严重程度。(2)从时间上看,不同河口的SDSI趋势各不相同。具体而言,在小巴克河口、埃布罗河口和奥兰治河口观察到下降趋势,相应的Zs值为-2.43、-3.63和-3.23。(3)从空间上看,不同河口中度复合咸旱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且不同河口的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埃布罗河、莱茵河和墨累河河口的复合咸旱灾害概率最高,接近60%。其中,墨累河口的平均持续时间最长,为7.68个月,严重程度最高为5.94个月。(4)根据贡献分析,咸水入侵在影响SDSI严重程度方面起主导作用,与径流相比占很大比例(54%–95.30%)。值得注意的是,奥兰治河口受到盐水入侵的影响最大(81.54%–95.30%),而墨累河口受到水文干旱和咸水入侵的影响相当。
 
关键词
水文干旱,,复合事件,河口,严重程度,SDSI
报告人
李旦
博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稿件作者
李旦 中山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刘丙军 中山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吕洋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傅健宇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